上海地铁口述历史|陈漪涟:我只开了个头,我们的地铁事业会一代比一代兴旺!
上海地铁口述历史|陈漪涟:我只开了个头,我们的地铁事业会一代比一代兴旺!
202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运营30周年。从酝酿到筹建、从试验到起步、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历经三十年发展,上海已拥有20条线路,线网运营总里程达831公里,领跑全球。
5月26日起
(相关资料图)
话匣子连续推出17篇
《上海地铁口述历史》系列微信
通过17位带领上海轨道交通
走过重大历史转折
和发展阶段的“一把手”
权威专家前辈
及各专业领域代表性人物
共同回顾上海地铁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
三十年荣光岁月!
陈漪涟,1986年2月加入上海地铁,1992年成为首批地铁车辆人,负责对地铁1号线列车的监造、调试和接车验车工作,曾担任车辆段技术科科长、车辆厂厂长,为全面消化先进电客列车技术、提升车辆检修能力、优化检修流程、培养优秀青年车辆专业人才梯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车辆国产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学习技术,11次远赴德国
地铁1号线的列车是由德国制造的。在列车运抵上海前,作为首批地铁车辆人,陈漪涟和其他同事就去德国进行了相关技术交流,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她印象深刻:“一切都按标准来执行,所有操作一丝不苟,这些我们后来都运用到了上海地铁的技术管理上,成为了我们保障运行服务质量的关键。”
当时,德国当地为上海地铁1号线车辆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陈漪涟回忆:“现在1号线、2号线仍然在使用的一些参数,都是从这间实验室里调试出来的,每一次都是零点几的小数点这样一次次地调试。另外,还为我们上海地铁的技术人员又建了一个实训基地,学习理论知识并进行实操。这些都对我触动很大,供货方都那么认真,我们自己更要加倍认真!”
通宵达旦验收车辆
1992年10月30日,上海地铁1号线首列电客列车6节编组,由中波轮船公司从汉堡港运抵上海,陈漪涟和她的团队立即开始接车、验车等工作。
“其实,验收地铁车辆,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车体、转向架这些部分。车辆里面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等等,都要认真验收,并进行实验测试。”陈漪涟说。
陈漪涟提到其中一项重要测试——噪声测试。地铁1号线的路线途径繁华的中心城区,每一次做噪声测试,都要等到半夜12点以后万籁俱寂之时。
“等到一点声音都没有的时候,车辆开过来,在它距离一米的地方、三米的地方,看噪声系数是不是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另外,空调系统是在专门的全密封实验室,把车辆车顶上的空调系统放在里面,看它的制冷系数、通风系数是不是符合要求。这些实验我们都是一个一个很细致地去做。”
就这样,陈漪涟和她的团队以及德国专家严格按照标准验收了地铁1号线的车辆。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建成试运行,列车在崭新的轨道上,平稳、安全地跑起来了!
上海首条轻轨——5号线的诞生
地铁5号线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采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提供的车型,在上海组装。
2002年8月,陈漪涟奉调前往上海现代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到任后,主持5号线的接车验收工作,对陈漪涟来说,这和1号线完全不同的,存在着诸多从未经历的挑战。
陈漪涟举例说,地铁1号线、2号线的车体宽度为3米,5号线是2.8米。在莘庄站换乘时,1号线下来的大部分客流进入到5号线车厢,空间一下子变小了,拥挤度也就提高了,特别是客流大的时候,车厢里会非常拥挤,这就对5号线的牵引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空调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5号线其实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调试,达到运营标准后才上线的。
“当时,5号线是上海地铁第一条全高架线路,在全天候气象条件下运营,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状况下,一定要确保安全!”
除了天气,沿线的一些机构、工厂的一些电机系统、交流系统也可能会对5号线正常运行产生影响。陈漪涟带领团队“一抓到干扰就反复实验”,终于克服了这些困难,“我们地铁车辆看起来是一个车子在线路上跑,但是牵涉到的是方方面面,是一个整体互相支持,包括中外专家都一起来协助解决这些问题。 ”
见证我国技术能力的飞跃
1986年2月加入上海地铁,并在1992年参与创建上海地铁车辆段,陈漪涟全程参与、更是见证了我们国家地铁技术能力的飞速发展。
“ 地铁1号线1期工程以及2号线的车辆是从德国采购的进口车辆,到3号线,主要就是以我们的国产车辆为主了。我们从3号线开始,不管是车辆的车体、转向架这些大部件,固定部件和控制系统都逐渐开始国产了。到5号线,线路上的车就是上海生产的了。这个过程,时间跨度并不大,可见我们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我也感到非常自豪!”陈漪涟说。
地铁事业,代代相传
回想上海地铁初创时,专业人才最为紧缺。到如今,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地铁相关的专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陈漪涟的徒弟们大部分就是从同济大学或者工程技术大学车辆专业毕业的,“我带他们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年轻人非常好学,特别勤奋,更让我觉得,我们的地铁事业会一代比一代兴旺,一代比一代发达。”
陈漪涟很感慨,1992年,上海地铁自主培养的第1批49名地铁司机,后来大部分都成为上海地铁的栋梁之材,“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只是开了一个头,后面的事业主要是由年轻人承担。尤其是现在,更加需要年轻人有担当、有理想、有责任。”
面向未来:像车轮一般滚滚向前
陈漪涟退休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地铁事业,成都、昆明、南宁等地的地铁综合调试工作中,总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当然,对上海地铁的建设发展,仍是牵挂在心,“每次我的同事兴奋地告诉我,我们又有新线路开通了,我都非常高兴!想想从当初1993年5月28日到如今,30年过去,地铁线路长达831公里,有7400多辆列车在线路上跑,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找不到这样的速度。“
面向未来,陈漪涟更是充满希望:“我们上海地铁可以再努力一把,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先进、最安全、最舒适便捷的地铁系统。我相信上海地铁就像是车轮一样,是永远滚滚向前的!”
明天(6月4日)
《上海地铁口述历史》的讲述人是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原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曹文宏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